close

Day 15:2012/09/27 (Thu) ~第二集~

以色列不大;巴勒斯坦自治區更小,卻因為宗教與政治上的水火不容,

他們透過不斷的武力衝突讓全世界認識他們。

如果說以色列的北邊戈蘭高地是紛爭的頭頂,最南(西)方的加薩走廊就可以說是紛爭的腳趾頭,

而耶路撒冷就是紛爭的心臟。

這一顆心臟絕對是讓所有人願意冒點遇到危險的機率進入以色列旅行的最大關鍵。

“Jerusalem耶路撒冷”擁有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特質,

它;最古老、最神聖、最美麗……同時也是最難理解、最多爭議、最令人震驚、最令人神魂顛倒的首都。

似乎是一種巧合也或許是上天的安排,世界上三大“單一上帝信仰”的宗教都源自於此,

它;是上帝應允猶太人的聖地,也是伊斯蘭教莫罕默德與耶穌基督死後升天的聖地,

似乎是三大宗教所相信的上帝給人類最困難的課題。

三種信仰四種族群把耶路撒冷舊城分成四個區塊,小小的城市擁擠著四種世界。

耶路撒冷因此帶著一點的緊繃、些許的騷動和偶發的混亂,糾結的氛圍卻讓它……非常迷人。

W&T在Jerusalem耶路撒冷的第一個早晨起床非常早,迫不及待的走進還來不及清醒的舊城街道,

空氣中充滿糾結的情緒是幾千年醞釀的氛圍……

有點不可置信的感官衝擊著我們的內心,是一種悸動……真的!這裡真的就是耶路撒冷。

城市走過歷史而充滿生命,耶路撒冷一路顛坡的走過幾千年,我想;讀過耶路撒冷一定感動~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自治區兩方唯一的共識,應該只有這一段古早時期的歷史:

大約西元前4000年的迦南人應該是最早生活在這一遍土地的人類。

後來埃及Pharaonic王朝佔領這裡長達1000年,這個時期出現第一位相信世上只有一位真神的人類

名叫“亞伯拉罕”(聖經中猶太人的始祖)。他帶領著族人(聖經中以色列的子民)

游牧於美索不達米亞與現在以色列Judean(古巴勒斯坦南部)之間。

其間他的兒子們不滿他偏愛么兒Joseph約瑟夫,忌妒的哥哥們設計把么弟約瑟夫賣到埃及當奴隸。

聰明的Joseph善於算數,在埃及從奴隸被拔擢最後還在埃及當高官。

亞伯拉罕失去么兒過著傷心的日子,遊牧生活幾年後遭遇乾旱與飢荒,帶著家族慢慢的流亡到埃及,

約瑟夫不計前嫌原諒兄長迎進父親與族人,開始在埃及生活直到西元前1250年。

亞伯拉罕族人就在埃及開枝散葉,漸漸的埃及人擔心原本的奴隸日漸茁壯,

加上法老夢見王國將亡於猶太人後裔,夢醒後下令殺光猶太人家中的男嬰,

這時後的故事進入猶太男嬰被母親放在籃子裡流放尼羅河,被埃及公主救起命名摩西(水裡嬰兒的意思),

教養成為埃及王子。摩西因錯殺鞭打猶太奴隸的埃及卒役後,經歷逃亡、遊牧然後得到上帝的旨意

回到埃及帶領猶太人經由西奈山(上帝傳十誡給摩西的地方)尋找上帝允諾的應許之地,

就是現在的“以色列”國土。

同一個時期善於航海腓尼基人抵達以色列,並在沿海的Ashdod阿敘杜德與Gaza加薩組織政府,

猶太人受到腓尼基人的排擠,流亡太久的他們很快的整合了12部族揚起土地保衛的戰旗。

這12支猶大部族的後裔支持大衛為王,大衛不負眾望殺死腓尼基巨人Goliath葛利亞斯

奪回屬於他們“上帝應允之地”成為以猶太人的英雄。大衛建立首都命名Jerusalem耶路薩冷。

西元前10世紀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王繼位在首都耶路薩冷建造第一座猶太人的聖殿,

裡面存放猶太人的聖物“約櫃”;聽說這是一只鑲金的木櫃,

裡面存放上帝在西奈山上給摩西的兩塊刻著十誡的石板和一些聖器,

這是猶太人的“第一座聖殿”是猶太人最重要的宗教中心。

西元前586年古巴比倫王(Nebuchadnezzar)佔領耶路薩冷摧毀聖殿,猶太人被迫流亡。

讓歷史繼續往前再走50年;波斯王國(Cyrus;賽羅斯)興起驅逐了巴比倫人,

猶太人被允許返回耶路薩冷並開始重建聖殿,西元前515年完成“第二座聖殿”。

歷史繼續往前,權利在後續的歲月中轉移,西元前63年羅馬帝國入侵,支持猶大區的希律王為首長。

猶太人在羅馬的統治下不滿情緒與日俱增,西元66年發生第一次的反叛,導致聖殿被羅馬大軍摧毀,

羅馬人刻意留下一面西方的牆“West Wall”做為警惕,這面牆就是現在知名的 “Wailing Wall哭牆”。

(當時逃離的猶太反抗軍聚集馬薩大,他們寫下一篇以色列人寧死不屈的歷史:該如何登上馬薩大呢?)



猶太人在西元132年再度起義反抗,羅馬帝國經歷四年鎮壓之後,下令猶太人禁止進入聖城,

猶太人再度被驅逐流放;從此展開長達2千多年的流亡歲月。

兩千多年會發生多少事情?波斯趕走羅馬,阿拉伯的伊斯蘭精神進來,穆罕默德在這裡升天了,

耶穌在這裡誕生(巴勒斯坦)、死亡、升天(耶路撒冷),十字軍來了,基督與穆斯林混亂著那一段歲月……

18世紀耶路撒冷的權力中心開始渙散,19世紀中葉成為真空狀態,

冥冥之中似乎在召喚長年被放逐流散的猶太人返回自己的土地,

西元1917年英國發佈貝爾福宣言支持猶太人的復國活動,也就展開阿拉伯人與猶太人對立的時代。

波斯的鄂圖曼帝國拒絕當時隸屬大英帝國管轄的耶路撒冷聖城變成國際屬地的建議(雙邊共享聖地)。

西元1948年展開爭奪戰,幾年後的休戰期協議;耶路撒冷西方屬於以色列,東方屬於約旦。

不過西元1967年爆發6日戰爭;以色列奪回耶路撒冷聖殿之後。



這個結果讓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都快瘋了,因為穆罕默德升天的金頂寺就蓋在西牆上方的聖殿山頂,

是伊斯蘭教僅次於麥加及麥地那的第三個聖地,阿拉伯民族“非常的~絕對的~堅持的~”

聖殿山上“必須”“每天”揚起回教的旗幟的中心思想下,雙方緊張情勢不斷的持續的爆發。

後來以色列將聖殿山上“莊嚴聖地”的管理權交由伊斯蘭官方管理,

由以色列及阿拉伯警力雙方共同合作維繫治安,聖城似乎平靜下來……

耶路撒冷成了巴勒斯坦人心中永遠的傷痛,

直到現在他們仍堅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首都,是他們無法返回的故鄉。

而猶太極端份子也從沒放棄消滅巴勒斯坦穆斯林地盤的念頭,

他們想要建造一座更強大更謹慎護衛的第三次座聖殿。


耶路撒冷Jerusalem;希伯來文“Yerushalayim”,

歷史上稱呼它:“黃金之城”(Golden City)、“大衛城”(City of David)、“聖城”(Holy City),

不過我想最為諷刺的就是這裡被稱為“和平之城”(City of Peac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