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8:2012/09/30 (Sun) ~第一集~
這絕對是9月30日早上頂樓餐廳拍的早餐畫面!絕對不是拿之前拍的來充版面,
Petra Hostel每天供應一模一樣的早餐喔!
附註:不過今天廚師遲到所以才買回來的餅是熱的,比較好吃!
今天是我們在耶路撒冷的第五天,也是最後的一個整天,明天下午我們將離開這裡前往台拉維夫。
資料顯示(絕對要查閱耶路撒冷旅客中心提供的最新資訊)
以色列屠殺博物館 (希伯來文:Yad Vashem / 英文:Holocaust Museum ) 周日營業到14:00 (周六休),
而本來會開門的明天(2012.10/01)又不知道是什麼猶太假日,以色列全國又要放假,大眾運輸系統又會停擺。
博物館距離舊城很遠,我們不願放棄這個景點,所以必須今天早上就去。
在Yafo路上等電車……噠噠馬啼聲是這裡的警車!
電車票6.6/一人(一個鐘頭之內不限次數上下車),搭到最後一站(Weise Youth Hostel),
下車後順著屠殺博物館:Holocaust Museum / Yad Vashem 的指標,
走到路口就會看到博物館免費接駁公車的站牌,再搭小巴不到10分鐘就到博物館的大門口。
我們在死海抹泥的時候,有一位以色列的先生還開玩笑的說,以色列什麼都要錢,
只有公共死海域場和屠殺博物館是唯一不收錢的珍寶,要我們好好把握!
這是一座佔地廣大、安靜明亮、簡約現代的博物館園區,綠樹、廣場穿插展館建築之間。
大門進來經過廣場前面的第一棟建築是“玄關”(上圖),在這裡寄放大型背包。
可以攜帶相機,但是進入博物館的室內,不得拍照。
博物館裡面,動線流暢內容完整,順著年代陳述那一段二次世界大戰時候的殘痛歷史。
現身說法的錄影記錄、老照片、舊資料……小孩的塗鴉、學者的眼鏡、逃難的皮箱、被拔的金牙……
但是這裡並不可怕……
許多年以前,我們曾經在波蘭參觀“奧斯威辛集中營”(世界上最大的猶太集中營,也是辛德勒名單拍攝地點)
一座真真實實的集中營,成堆的皮箱、皮鞋、頭髮……殺人無數的槍斃石牆、焚化爐、毒氣室……
連空氣都很陰森,強烈的震撼我們!(波蘭-克拉科-奧斯威辛集中營~這裡也是世界遺產! )
這裡;以色列,猶太人的國家,他們並不以慘烈與悲情留下教訓,而是冷靜中充滿理性與感動。
走出展館,延伸的三角空間,讓視線拉到對面的遠山,心情頓時覺得好輕鬆……
原來剛剛理性陳述的歷史還是鬱悶著心情。
中庭區牆壁刻著大批罹難者的名字,裡面是猶太會堂,門口有為男士準備的小帽。可以參觀、不能拍照。
魚貫展館的廣場、綠地,藝術家的作品也在訴說歷史~
倒立的猶太安息日燭台變成焚化爐的煙囪,
旁邊的魚頭、麵包象徵猶太人正常的生活被顛倒,任人宰割……
會堂、住家失火……最後流淚的獅子象徵猶太人的堅毅,獅背上的安息日燭台已經放正,
猶太人劫後餘生回歸正常的生活。
沉重的腳步被迫走向死亡~
最終的勝利~
集中營鐵絲網裡萌發的新芽,象徵希望~是我們在禮品部帶回來的回憶~
從大門進來記得回頭,上面有一排字:Could Forgive Not Forget 可以原諒,但是不能遺忘。
博物館再往北的山坡上是“Ein Kerem”,聽說那裡是施洗者約翰的誕生地,有一些有趣的教堂,
會是一個值得探險的寧靜小山村,可是交通並不便利,再加上我們還有不少地方還沒走完,只好放棄。
一樣的交通方式趕回到舊城,參觀耶路撒冷的地標大衛塔The Citadel(Tower of David)。
其實就在我們下榻飯店斜對面,總算等到它開門營業的今天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