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的虱目魚湯是一定要吃的小吃,既使有了冷藏科技的現在;還是有不少傳統店家堅持過午收攤,
不過在保安路與夏林路口的“全生小吃”營業時間很長,一整天隨時可以吃到新鮮味美的虱目魚湯~

全生小吃民國42年在“沙卡里巴”開業,想當年台南“民族夜市”和“沙卡里巴”可是最熱鬧滾滾的夜市聚集地~
“民族夜市”民國72拆除;回想當年拆除的前一晚市府特許通霄營業,T很幸運的躬逢其盛,
夜市的最後一夜;所有的人努力的再把心目中的明星小吃再吃一回!後來匯整到“沙卡里巴”也在民國98拆除。
曾經出現在台南這兩大重要美食歷史據點的小吃,絕對值得找地址;查地圖的跑去品嚐~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南有太多好吃的小吃;炒鱔魚就是其中之一,
它就像是擔仔麵、虱目魚、意麵、碗粿、安平香餅……等等;是來台南非吃不可的在地小吃!
對!非吃不可;因為有些東西就是只有在當地才吃得到那個“味”~尤其是“炒鱔魚”!

進福炒鱔魚從西元1972年開始;一路炒了快40年了,是在地好吃的炒鱔魚專家~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富盛號碗粿~
地址:西門路二段333巷8號(永樂市場旁)
電話:06-2274101
營業:09:00~18:00

就在市場旁;西門路二段的入口處的小攤店面;卻有非常美味的南部碗粿~

光看那支插在碗粿上的竹板就把我拉回小時候的記憶,是的!我們南部吃碗粿都用這種竹板,
而且南部的碗粿有迷人醬香色,對我來說這是美味的顏色;更是迷人的滋味,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人說;來台南如果沒喝到他家的紅茶,等於沒來過台南~
雙全紅茶;西元1949年開始沖泡紅茶,一泡泡了62年~
創店老闆兩夫妻在中正路131巷的巷口開始當年獨一無二的“手搖現沖紅茶”,
同時也帶動了泡沫紅茶的風氣~

取名“雙全” 強調“安全”和“周全”,60年來一直遵照傳統繁複的手工製法,
保持古早香醇原味,採用台灣農林廳的上等茶葉,嚴格的品管加上獨家配方與調配白蔗糖的比例,
手搖出來的泡沫紅茶讓老闆最引以為豪的是維持家傳“不變的古早味”。
不過店家又說;每個人搖出來的口感略有不同,所以現在家中5位成員各有自己的粉絲客戶呢!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澎湖牡蠣的滋養後騎往礁溪的11km可是元氣滿滿的輕鬆出發~
很久以前就聽說礁溪有一家蔥油餅很好吃;一定要排隊的人氣超級夯,
位在礁溪路四段與育才路交叉口(轉角是中華電信)~

一群人在排隊這裡就是啦!現在真是好吃必得排隊的理所當然ㄟ~
店家四個人各司其職,一人負責擀油麵下鍋;一人負責把蔥或蔥蛋下鍋;
一人負責把油鍋中已經煎好一面的餅翻蓋到蔥蛋上再與餅壓成合體;一人負責接單、裝袋與收錢~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騎在宜蘭縣員山鄉七賢村的溪洲路往石頭厝路前進;
遠遠的轉彎路邊停滿了車;鐵皮屋下圍滿著人,我們知道目的地到了~

這家碳烤路邊攤以前直接菜單當店名;當時叫炭烤香腸;澎湖牡蠣之類的,
現在它叫“嘉澎碳烤”;想必是嘉南平原的澎湖牡蠣燒烤店的意思吧!?不只有店名還有部落格呢!
人氣超級夯!平均到店可以吃到東西的等待時間~2小時!依然來客源源不絕……

人客滿滿;牆上的媒體推薦也滿滿~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台南人傳統的早餐是虱目魚湯、碗粿、魚羹還有牛肉湯或滷肉飯之類的,
他們講究魚或肉一大早在新鮮狀態適合做早餐,傳統店家往往過午也就收攤了~
對於一大早無法進食油膩的我來說,似乎是吃不到這些在地的美味,
不過畢竟時代在進步,低溫保存的技術早已克服保鮮這一關,晚餐還是找得到吃虱目魚的啦~
吃不了油膩膩的鹹口味但是可以吃燒餅,趙家燒餅可是網路上廣為流傳好口碑的店家,我們去試試~

趙家燒餅:
地址:台南市南區西門路一段387號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個周末W&T偕好友A一起騎鐵馬遊三峽,老街上“ㄚ嬤的古早味”滷味的素肚實在不夠水準,
引誘出我對大溪黃日香滷素肚的嚮往,決定跑一趟大溪吃一點好吃的滷素肚~

不過今天天氣狀況不穩定我們只好開車出門,抵達大溪老街附近正在找車位的時候,
前面路口的現滷豆乾店大排長龍,我二話不說丟下忙著要找車位的W;下車排隊去~
這一家店叫“老阿伯現滷豆干”~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台南的夜市並不是每天固定在同一個地點開張營業,
雖然很想逛到號稱全台最大的"花園夜市",可惜W&T停留台南的三天,花園夜市都不營業,
周一和周二是大東夜市,我們從安平一路騎到大東,等於是從台南市的最西騎到最東~

遠遠看到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哇~這夜市好大啊~
每個攤小吃看起來都很好吃~

這裡分區塊;有小吃、有百貨還有遊戲區,尤其是小吃琳瑯滿目很迷人~
這家寵物攤的店長"黃金獵犬"很有說服力~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永泰興蜜餞行;賣蜜餞賣了一百多年,是全台灣資格最古老的蜜餞行!
這裡是安平路的新大樓~

賣蜜餞賣出在安平路上一整棟的新大樓做旗艦店~厲害的哩!
若大的空間擺滿一盒一盒或一包一包的蜜餞,還禁止拍照哩~店家對來客一律冷處理……
安平老街區的延平街是老店更是不得,整條街不只她家賣蜜餞,但是就唯獨她家門庭若市,
看看隔壁的照興蜜餞行份外冷清的門可羅雀……更顯淒涼……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台南第一站“安平區”這裡有大家都知道的“安平古堡”,還有“安平天后宮”
以及很多好吃的小吃~W&T當然先選吃小吃喽~
阿布丁丁烤布丁連鎖專賣店~居然來台南的第一樣小吃是布丁~

我想這是一家無人不知無人不小的網路超夯熱賣的布丁!
一到安平區的安平路就看到它可愛的小店鋪,來到原產地當然要吃一下喽~

阿布丁丁就~質地扎實一點、布丁彈Q一點、奶蛋香濃一點的小小一個NT$30也貴了一大點~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4/24/2011 (周日)
里程總數:73.42KM~ 台北à板橋à河濱à三峽à河濱à萬華à台北
小吃總數:11SKU~ 魏老爹之茶葉蛋à意味屋之油飯、切仔麵、四神湯、燙青菜à滷味之花干、素肚、豬皮à
龍都之八寶冰à公園號之冰淇淋、酸梅湯
周日好天氣;W&T約了好友A騎鐵馬去三峽~
一路要往板橋方向;我們繞過信義區(其實是繞錯路,我們要走仁愛路的~)不過也才能拍到顏色這麼漂亮的畫面~
騎鐵馬四處遊透過W的鏡頭才驚覺城市美景無處不在,我越來越愛自己居住的城市了~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電視上就是看到這個畫面;W&T兩個好奇鬼又受不了了,
更何況又是基隆的店家,W身為基隆人當然要捧場~
李家鍋貼饅頭.菜肉包/日期:4/19/2011(周二)
地址:基隆市孝三路99巷3-1號
電話:02-24245833
營業:周一~周五 8:00~15:00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日期:4/19/2011(周二)
鄭黑輪伯的龍鳳腿和台式燒賣~
地址:基隆火車站;出站後左轉港西街到轉彎的平交道(那把遮陽傘就是~)


鄭老先生的小攤子是一部老爺腳踏車;每天一大早就會停在基隆火車站附近港西街的鐵道旁,
老先生從16歲開始在這裡擺攤;今年78歲,他在這裡60多年了!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日期:04/17/2011 (Sun)
顏家杏仁露
地址:永樂市場1204室;就在台北霞海城隍廟旁邊的永樂市場一樓古早味甜湯店~

顏家杏仁露的攤子上還掛著泛黃的媒體報導,連這個也要一起古早味的很有整體性~
今天好友A是衝著“杏仁露”來的,我就嚐點不一樣的“花生湯加油條”~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04/17/2011 (Sun)
正發青草號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民樂街63巷口

W&T和好友在波麗路午餐後,一路往永樂市場走去準備要再來碗古早味杏仁露解解饞,
經過民樂街的正發青草茶,好友A要先來杯退火氣的“地骨露"!

我問:「地骨露是什麼啊!」
老闆:「就是枸杞的皮啦~」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霞海城隍廟旁邊的永樂市場,樓上是布市;樓下是市場;周邊是小吃,
在老大樓的舊街商區,有什麼比古早味的小甜點更吸引人呢?!尤其是還有一堆人在排隊~

永樂市場前的紅磚大道上出現一個古早味車輪餅的小攤,很多人在排隊,
雖然車輪餅不是我會主動想要吃的甜點,不過有很多人在排隊ㄟ~
W知道我的“眉角(台語)”所以當我看他一眼時;他馬上說:「去排吧!」

每一個都放進一大勺的內餡~
古早味車輪餅一個NT$12;正常尺寸;就是以前的那個大小。我買了一個蘿蔔絲、一個大紅豆~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次經過大稻埕永樂國小後面的巷子,
就會看到這家不怎麼起眼的小麵店門外總是大排長龍,
(永樂國小創立民國前16年;西元1895年算算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喽~),
不過說它是小麵店也不盡然,這只是一樓再加上樓上其實也不算小~
“賣麵炎仔‧金泉小吃店”每天都這麼熱門~
排隊美食總是對我很具吸引力,也不管今天原訂計畫是去老餐廳吃下午茶,先跟著排隊再說~
聽說這麵店開業超過70年,稱得上台北歷史悠久的切仔麵店,好口味傳承第三代了~
瞧他這個切菜的磁磚台桌就相當有年份的樣子~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榕園晚餐後;W的哥哥還特別帶我們去龔家楊桃湯喝楊桃湯,聽說這是在地最知名的楊桃湯~
其實它的位置距離我們住的旅社不遠,位在左營大路和店仔頂路交叉口,
只是招牌有龔字號的阿芬檳榔與龔家祖傳楊桃湯!這樣的店面~很沒有說服力~

店家將媒體採訪的照片四處垂掛,還特別以四個大字標榜“食尚玩家”特別推薦~
只是我覺得這是經常出現“地雷推薦”的媒體~
知名的店家附近一定會有競爭對手,隔著巷子的對面就有一家“永吉楊桃湯”,看來生意也頗競爭!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論白天或晚上,婆婆冰店總是人客滿滿~

1934年創店至今;婆婆冰在高雄也是赫赫有名的店家之一!現在是第二代在經營,
婆婆冰店源起日據時代,蔡氏夫妻從澎湖搭船到高雄討生活,
傳說當年的蔡先生在日本人開的料理店當師傅,太太(就是後來的阿婆)幫人洗衣服,生活相當困苦,
後來阿婆改賣“飯盤”(就是現在的自助餐)幫忙家計,
當時一位溫州老先生每天在阿婆店門口賣李仔鹹、芒果青、醃楊桃等蜜餞;每天生意很好的賣光光,
阿婆就跟老先生合作一起賣蜜餞,老先生也不藏私的傳授醃製的秘方。
阿婆開冰店一開始叫 “新生冰店”,不過當時的客人都喜歡說“婆婆那吃冰去~”
後來就成了“婆婆冰店”。
W&T記事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